马术运动促动内蒙古全民健身热

2024-06-26 15:59:48

来源: 中国体育报;编辑:王熙瑞

连日来,正在进行的中国速度赛马积分赛暨内蒙古呼和浩特速度赛马常规赛,吸引了众多老百姓走进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近距离感受赛马的运动与激情,深入体会马术在运动健身方面的积极作用。


“通过5个比赛日的竞速比赛来看,现场的观众人数均能保持在6000人以上。我们的工作人员经常被问到骑马是否有助于健身、塑形等问题。可以看出,大家已由只关注竞速比赛延伸到讨论马术运动是否可以健身了。作为马术运动从业者,我感受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自豪感。”蒙俊马术俱乐部负责人安志强介绍说。


对于健身来说,马术运动是一项集合平衡感、协调性、肌肉力量等多方面的运动。在骑马的过程中,骑手需要时刻保持身体与马匹的协调。这不仅需要骑手具备出色的平衡感,还需要通过调整身体的各个部位来适应马匹的动作。这种独特的运动方式,使马术成为一种全身性锻炼方式。内蒙古马术三项队领队李帅介绍,“骑马10分钟等于普通按摩10000次的效果,骑马半小时相当于打一整场篮球所消耗的热量……因此,骑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目的。同时,还能缓解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压力,对颈椎、腰椎都有间接的按摩作用。”


骑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可以锻炼敏捷的思维、判断能力,有助于增强勇气和胆量。对于处在发育期的少年儿童,马术运动能给予他们强健体魄、锤炼意志的机会。内蒙古赛马场工作人员张钦谈道,“通过今年已开展的马文化研学活动可以看出,马术运动可以帮助孩子们从身体和心理方面不断成长。学习骑马初期,很多孩子会觉得腿疼,这时需要靠正确引导来坚持。大约经过5学时的学习后,这种不适感就会消失,学习马术将变得轻松、愉快,从而让孩子们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此外,通过喂马、刷马,从爱动物入手开展研学活动,还能培养孩子们爱护动物、热爱生活的品质。”


近年来,内蒙古赛马场积极开展马文化研学活动,不断将马术运动贯穿其中。研学活动以马术课堂讲座、马房参观、马术骑乘为主要内容,让参与研学的家长、孩子分别体验马儿喂食、刷马备马、骑乘等马术体验项目。除此之外,专业马术教练员还给孩子们带来妙趣横生的“马术小课堂”,科普马术理论知识、马术奥运项目,细致讲解与马接触的安全事项和马术骑乘的基本要领。内蒙古马术队退役运动员姜晶晶表示,“骑马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从三岁到十来岁的孩子都愿意尝试。现在家里都是电脑、手机、游戏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有了这些,孩子们很难亲近自然。骑马正是让全家人周末融入自然的一种新方式。”


此前,内蒙古积极开展大众马术主题健身线上活动。内蒙古大众马术协会特聘讲师、注册教练为学员精心录制“马上健康”科普、马文化自然生态科普、马术知识科普和体能锻炼等视频,让参与马术主题线上活动的青少年徜徉在马文化海洋里,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积极开展青少年马术活动,打破了孩子们对马术的固有认知,引导青少年走近马术、热爱运动。”内蒙古大众马术协会会长祁小叶说,“我们将依托青少年赛事活动,举办射箭马术、现代五项等与马术运动相关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帮助青少年更深层次了解马术运动。”


根据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级体育运动类特色小镇名单,内蒙古现有和林格尔县奥威蒙元马文化运动休闲小镇、伊金霍洛旗伊泰大漠国际马产业文化旅游小镇、达拉特旗马术运动休闲小镇,全区体育产业日渐形成以马匹繁育、赛马活动、户外休闲、马术表演、马术培训、马文化交流等为特色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全区各地积极举办贴近群众、方便参与、丰富多彩、注重实效的马术赛事活动,中国马术大赛、内蒙古马赛、内蒙古国际马术节、8.18哲里木赛马节等品牌赛事活动家喻户晓,人民群众对马术运动的知晓度逐渐提高、参与马术运动热情日益高涨,马术运动已然成为群众乐享生活的新方式,持续助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标签:马术运动内蒙古全民健身热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原创作者劳动成果,就本网站稿件一事作如下声明: 一、本网站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网站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二、如有文章转载自国内外公开媒体报道,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网站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转载本网站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本网站均不承担责任。如因使用本网站资料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使用者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三、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声明的约束。 四、本免责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网站所有。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站联系。